Should It Matter 谷林堂

Should It Matter

作词:Lene Marlin Pedersen 作曲:Lene Marlin Pedersen 演唱:Sissel Kyrkjeb i look at you please don't walk away i see you're about to there is just something i'd really like to say...
阅读全文
Cry on My Shoulder 谷林堂

Cry on My Shoulder

作词:Dieter Bohlen 演唱:Deutschland Sucht Den Superstar 主唱:Daniel Küblbck,Alexander Klaws,Juliette Schoppmann If the hero never comes to you If you need someone You're feeling blue If you wait for love And...
阅读全文
李斯秦会稽刻石 非非堂

李斯秦会稽刻石

皇帝休烈,平壹宇内,德惠攸长。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群臣诵功,本原事速,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more…)
阅读全文
藏晖室

古代时刻计时法

隋《大業曆》(597年~618年)以來,十二時制與百刻制二者配合運用日益明顯,每刻細分的數目必是12的倍數,有每刻是二十四分或六十分,其中大都採用一刻是六十分。又因隋唐漏刻發展上已使用多級補償式浮箭漏,精度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提供一刻是六十分的客觀條件。 兩者配合的方法就是:「晝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晝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於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這是古法。」用法如隋《大業曆》在二十四節氣的日出日入時刻的記載,有卯八刻十九分和辰初刻五十分等。 到了北宋中期,一時辰已普遍劃分為時初、時正兩個時段,每小時得四大刻又一小刻,即《宋史‧律曆志》:「每時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為時正,終八刻六分之二則交次時。」到清初《時憲曆》(1645年~1911年)施行後,就改百刻為九十六刻,每時辰就得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沿用至今。 午時三刻是何時 根據上述可知:在明末以前漏刻是百刻制時,一刻有14.4分鐘,則午時三刻是11點43.2~57.6分。清代的漏刻是九十六刻制時,一刻有15分鐘,因此午時三刻是11點45分至12點整。 有關午時三刻行斬之類的刑法,史料未有記載,而歷代刑法對於行刑的時刻也大多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掌握的較早文獻都是出自《古今小說》收錄的宋時話本,如第38卷〈任孝子烈性為神〉就有午時三刻處斬的記載,可補史料的缺略。這或許只是當時官府處理死刑的一種慣例,或者是寫書手法、說書表演的一種技巧與共識。 而根據古代的計時器和測量方式「立表下漏」,午時三刻行斬是有其科學性的。因漏刻是古人生活使用最普遍的計時器,在實用上,每天都必須根據圭表的表影指向正北方的瞬時(即當地真太陽時12點正)來校正漏刻的快慢,所以每日「午正」的時間最容易掌握,且漏刻箭尺上顯示的時間也最準確。因此,午時三刻除了表示上述的一個時間區段之外,在行刑時間上應是特指正午12整。
阅读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 非非堂

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朱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more…)
阅读全文